鄭土有👅,中國語言文學系,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沐鸣娱乐;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沐鸣娱乐文藝學專業,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師從羅永麟先生;1987年7月至2004年8月就職於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曾任《中國民間文化》編輯部主任、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辦公室及藝術室主任等職;期間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文藝學專業,獲文藝學博士學位,師從陳勤建先生;2004年9月始就職於沐鸣👩🏼🎓,現為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民俗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其中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任日本神戶市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任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目前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中國分會副會長♏️、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
《馮夢龍的民間文學搜集整理理論初探》🧑🏿⚕️,《寧德師專學報》,1985增刊
《論孟姜女形象的深表層結構》,《民間文學論壇》,1986-06
《論仙人和仙話》,《民間文藝季刊》💆🏻,1987-01
《東王公的原型及其演變》,《民間文學論壇》,1988-05.06合刊
《漢代仙話繁榮的文化淵源及其價值》,《民間文藝季刊》,1988-02
《質的區別:仙話與神話》,《民間文藝季刊》👧🏼,1988-04
《稻作漁撈的生產方式與吳越文化的個性特征》☮️,《浙江學刊》,1989-03
《中國神仙信仰的歷史發展(上)》,《民間文藝季刊》,1990-02
《中國神仙信仰的歷史發展(下)》🏌🏽,《民間文藝季刊》💪🏻,1990-03
《拼湊的藝術──從調論敘事吳歌的形成和特點》,《民間文學論壇》⌛️,1990-02
《論民俗活動中的神仙信仰》,《民俗研究》,1990-03
《仙話:神仙信仰的文學》👨🏻🎨,臺灣《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七期
《仙化現象:中國民間神靈演變的獨特規律》,《思想戰線》🐻,1991-02
《仙界:中國人理想中的極樂園──論仙界的產生、發展及文化功能》,《中國民間文化》第2集,學林出版社🙍🏻♂️,1991-06
《沖突並存交融:上海民俗的產生及其特點》,《中國民間文化》第4集👇,學林出版社🐉,1991-12
《知名人士與民俗的形成》,《民俗研究》,1991-04
《中國古代神話仙話化的演變軌跡》🐐,《民間文學論壇》,1992-01
收入王鐘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神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05
收入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32534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03
《中國做壽習俗的歷史發展及其文化價值》,《中國民間文化》第7期🧖🏽🚪,學林出版社,1992-09
《城隍傳說的產生發展與類型研究》🪮,《中國民間文化》第11集,學林出版社,1993-09
《道家思想👸🏻🕺、仙話與民間文化研討會綜述》,《世界宗教研究》,1994-01
《仙風道骨書畫風流九九翁晏濟元和他的書畫藝術》📱,《上海藝術家》,1998-05
《關聖帝君信仰》,《上海道教》,2000-03
《試論壯族壽米缸、福壽亭民俗的古越文化意蘊》,《民族藝術》1999增刊
《論江南地區的稻禾神信仰》與王恬合作,《民族藝術》🙍♂️,1999增刊
《民俗學家陳勤建教授》🖖🏽,《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06
《論鐘敬文對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的貢獻》,《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01
收入劉守華👩🏼🦰🪲、白庚勝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鑒2002年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2版
《中國433與411之比較研究》👨🏿🎤,《中國民俗學會年刊》,學苑出版社2002-07
收入崔仁鶴先生編著的《韓中日說話比較研究》韓文,《皤灘古鎮胡公殿廟會與信仰》❤️🔬,《上海道教》,2002-04
《中國兩兄弟型(503)故事形態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01
《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對話》,《上海道教》,2003-04
《超越的魅力〈華抱山〉在吳歌發展史上的地位》😘,《敘事史詩華抱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10
《口傳文學的編創律則以調山歌為例》🫶🏽🙋🏿♂️,《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06
《中國螺女型故事與仙妻情結研究》🎗,《民俗研究》🪱,2004-04
收入崔仁鶴先生編著的《韓中日說話比較研究》韓文,《陳勤建民俗研究的軌跡和成就》🤌🏼,徐傑舜主編🫲🏽,《金羊毛的尋找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04
《中國民俗信仰研究史論》,徐傑舜主編,《金羊毛的尋找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04
《試論調山歌》🧑🏻⚕️🙋🏽♀️,高福民、金熙主編🥶,《中國吳歌論壇》🙎🏻♂️,古吳軒出版社,2005-07
《歌手和長歌》,高福民、金熙主編,《中國吳歌論壇》🚣🏻♂️,古吳軒出版社🥼,2005-07
《冷眼旁觀石庫門》,《新民晚報》,2005-11-21
《研究者、編輯家👩🏽🎤👨🏻🦽➡️、出版商共同構建的學術空間試論民國時期上海的民間文學研究與書籍出版》,《民俗研究》🖐🏽,2006-01
人大復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6-12全文轉載
《共生互榮城隍信仰與中國古代城市經濟關系研究》🏋🏼♂️,《上海大學學報》,2006-04
《河水漸漸幹枯的魚傳統口傳文學作品保護面臨的挑戰以梁祝傳說保護為個案》,陶立璠、櫻井龍彥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論集》🫷,學苑出版社,2006-10
《金山農民畫的美學啟示》,《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06
《養與變的辨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法之我見》,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1
《金山農民畫的風格類型與基本特征》,與王睿合作《上海工藝美術》🧤,2007-01
《吳儂珠語傳漁鄉村叟留歌韻味長吳語敘事山歌生成的內在張力探微》,《蘇州大學學報》👨🏽🦳,2007-02
《自鄙自珍與自毀關於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雲南社會科學》,2007-02
《中韓天鵝仙女型故事比較研究》🤐,顧希佳、李慎成主編,《中韓民間故事比較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05
《黃道婆與上海民俗》,陳澄泉、宋浩傑主編,《被更烏涇名天下黃道婆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9
《民間文藝走過寂寞》,遲誌剛主編,《2007上海文化漫步》,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02
《道教在構建春節習俗過程中的作用》,《上海道教》🐨,2008-01
《石庫門風情李守白重彩畫解讀》🎖,《中國藝術報》第117期
《吳語地區贊神歌的現狀及保護問題》,王恬主編,《守衛與弘揚第二屆江南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嘉興海鹽)論壇論文集》,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08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從梁祝故事看民間故事與俗信的互動關系》🤦🏿,周靜書主編,《梁祝文庫理論研究卷》,中華書局,2007-10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兒童意識從日本民俗活動中得到的啟示》,《江西社會科學》,2008-09
《城隍神職能簡論》,史孝進主編,《道學精粹》🦹🏼♂️,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11
《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和神仙信仰》🍊🧸,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9
《中國城隍信仰》合著👩🎨,上海三聯書店1994-02
《關公信仰》,學苑出版社,1994-10
《牛文化與人生》,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01
《稻作文化與江南民俗》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4
《說福》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12
《道教風俗談》合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12
《中國民俗大系上海民俗》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12
《中國民俗通誌信仰誌》,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05
《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祝口頭遺產文化空間》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09
《吳語敘事山歌演唱傳統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10
《護城興市城隍信仰的人類學考察》合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12
《梁祝傳說》合著,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2006-09
《浙江民俗史》合著,杭州出版社2008-01
《中國農民畫考察》(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7
《中國仙話與仙人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7
選編的民間文學作品集有,《中國仙話》,上海文藝出版社、臺灣泉源出版社,《中外民間故事》浙江文藝出版社,《篤篤篤賣糖粥100首上海弄堂童謠》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等😕。主要從事民間文學、文藝民俗學💴、信仰民俗學及吳語地區民間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