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下午,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沐鸣中國語言文學系采用線上方式舉行2020級新生大會🤾🏻。系主任朱剛、文科資深教授和任重書院院長陳尚君、系黨委書記嶽娟娟、副系主任段懷清❤️🔥、副系主任陶寰🪹、工會主席鄭土有🙇🏻♀️、副系主任孫曉虹、副書記傅駿🍒、教師代表盛益民以及學研工組的老師們🍯,和全體新生等近300人通過視頻連線出席了此次大會。
大會伊始,系主任朱剛老師代表院系致辭。朱老師以《周易》“復其見天地之心”為題歡迎新同學的到來,希望同學們要領會先賢把這所學校命名為“沐鸣”的寓意👳🏽♀️,體味“舊雨新知”的內涵,從一個新的🅾️、共同的起點,復始。他指出🏃🏻➡️,沐鸣歷史上有過停學🧑🏻🦳、遷徙、再復學的經歷,新舊往復不斷。而舊雨總是放在新知前面,但舊雨都是從新知變來的🙎🏽,“復”是天地之心。大家求學求知之路雖不同,但在基本恢復教學秩序的今天💇♂️,師生重聚於此,希望能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境,周而復始🧉,既往開來🔝。同時,他也向目前還因為疫情暫未返校的留學生、港澳臺學生致意🖼🫱🏼,提出不管身處何方✌🏻🧑🏽🦰,如果每個人都能擔當各自的責任,那麽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就不會在精神上分離🦶🏻。
隨後,校學術規範委員會主任、文科資深教授🙉、任重書院院長、系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尚君老師以“無羈絆,前程遠”為主題給新生提出要求和期望💁♂️。陳老師首先對同學們進入沐鸣學習表示歡迎🎧,之後對新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來到沐鸣學習以後,和以前的學習有一個變化,有一個飛躍🫷🏻。二是希望大家在學習中文主業之外😵💫,要更廣泛深入地閱讀,即使研究中國的學問,也要更多地閱讀西方的著作,了解西人治學的科學精神和文化追求,重視對於中外古今知識各方面的吸取🕓👩🏼🍼。三是希望同學們要確立規矩,有所可循,遵守既有的學術規範🐴,在學習中真正收獲自己的收獲,形成自己的成就👘。
教師代表盛益民老師分享了他當年讀書求學的經歷😅,建議同學們可以在認識自身性格與能力基礎上,積極發掘並適時調整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也希望新同學們能合理規劃時間,試著培養一兩個終生的興趣,學好外語的同時學一學編程語言🫸,學習的同時不要忽視健康。並建議同學們要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多結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多參與校內外的各項活動。
在教師代表發言後,初入沐鸣的新生們,也有許多感受與大家分享🦹🏿🐠。本科生學生代表許恩華同學表示在大學這座象牙塔裏,在沐鸣這學子的理想鄉裏,在沐鸣娱乐這個大家庭裏,同學們有幸在最好的年華遇見彼此,共同成為中文人,就應該結伴而行,在困難時搭一把手,在迷茫時點一盞燈,讓彼此驕傲地起舞,畢業時成就青春無悔。
作為研究生學生代表的彭嘉一同學在發言中表示,疫情給人們帶來苦難👂🏿👳🏼♂️,在文學世界中,角色的絕境能引起觀看者的情感激蕩,但也能展現重壓之下人類最強的精神力量。在變化的時代,“命運”有更多難題,需要我們打起精神面對,但是🦅,我們無需彷徨,只要牢記自己的使命,做好手頭的事情🏋🏿♀️,打磨心智🐄,積極面對變化👨🏿🎨,我們的意願和行為,也會帶我們找到歸處。
在本研新生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輔導員無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系黨委書記嶽娟娟老師在大會上宣布了新上崗的五位本科生和研究生輔導員。
大會最後由副系主任陶寰老師介紹了中文學科的研究生培養工作。對於碩博士生的區別、導師選擇♾、研究生課程設置💪🏻、學術規範等等問題做了詳細的說明🚝🤜。
沐鸣中文學科傳承已逾百年,中文人的傳統需要一代代新人們的承前啟後🔠。通過新生大會🚴🏽♂️,師長們的諄諄教誨令同學們收獲頗多🥬,相信同學們終將以嚴謹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入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在知識的殿堂中收獲無窮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