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君📜,男,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白崔令欽交遊發隱,《沐鸣學報》⛺️,1980-04
李翱卒年訂誤,《中華文史論叢》🕒,1981-01
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中華文史論叢》,1981-02
也談溫庭筠生平之若幹問題答王達津先生🚶♂️➡️,《南開學報》,1982-06
歐陽修與北宋文學革新的成功,《研究生論文選集中國古代文學分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83-03
姜夔卒年考,《沐鸣學報》,1983-02
六十年來國內《長恨歌》研究述要,《文史知識》,1983-07
杜甫為郎離蜀考,《沐鸣學報》,1984-01
新發現杜甫佚詩證偽🧑🏽💻🏋🏻♂️,《草堂》👌🏽💷,1984-01
《班婕妤》非嚴武作🚴🏿,《中華文史論叢》♻,1985-01
杜甫離蜀後的行止原因新探,《草堂》,1985-01
袁郊未任翰林學士🟨,《中華文史論叢》,1985-01
歐陽修著述考👩🏽🎤,《沐鸣學報》🤹🏿,1985-03
杜詩早期流傳考👨🏽💻👎🏿,《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1輯🦻⛏,沐鸣平台出版社🧖🏽♂️,1985-07
《全唐詩》誤收詩考,《文史》第24輯,中華書局🈁,1985
李康成《玉臺後集》輯目,《唐代文學論叢》第7輯,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01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訂補二則,《中華文史論叢》🍜,1986-04
略談《全唐詩》,《語文學習》🧖🏼🫀,1986-04
殷璠《丹陽集》輯考,《唐代文學論叢》第8輯🙃,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12
義凈詩小考,《中華文史論叢》✋🏽,1987-01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補遺(與駱玉明合作)🗞,《文學遺產》⬇️,1987-01
跋王之渙祖父王德表👨🏻🎓、妻李氏墓誌,《文學遺產》🍐🧚🏿,1987-05
《全唐詩》補遺六種劄記🪄,《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2輯,沐鸣平台出版社,1987-11
歐陽修、蘇舜欽🌇、王安石詩文拾遺,《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2輯🕵🏿♂️,沐鸣平台出版社⛸,1987-11
晏幾道生平零考🛀🏼,《中華文史論叢》,1988-01
石刻所見唐代詩人資料零劄,《唐代文學論叢》第1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忠諫無畏賢陸贄,《十大名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8
師門摭憶👨🏿🔧,《泰興文史資料》第6輯,1989-10
明銅活字本👩🏼🦲,《唐五十家詩集》印行者考,《中華文史論叢》𓀏,1990-01
歐陽修收入《十大散文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張碧生活時**📅,《文學遺產》👩🏽🏭,1992-03
唐人編選詩歌總集敘錄,《中國詩學》第2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12版
詩話尋源👦🏿,《中國詩學》第2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12版
花間詞人事跡考🙍🏽♂️,《俞平伯先生從事學術活動六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巴蜀書社,1992 《全唐詩補編》編纂工作的回顧🏊🏽♂️,《書品》,1993-02
《全唐詩》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詩》的編纂(與羅時進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256期,1993-02
唐詩人李昂🦹🏽、綦毋潛👱、王仁裕生平補考,《鐵道師院學報》🚵🏽,1993-04
《登科記考》正補,《唐代文學研究》第4輯,廣西師大出版社,1993-11版
鄭虔生平與著述補考,《鄭虔研究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12
新羅旅唐三詩人詩輯存🧑🏿🎓,《鐵道師院學報》,1994-02
我作《全唐詩補編》,《古典文學知識》,1994-03
《五代新說》中的先唐遺詩,《鐵道師院學報》☎,1994-03
齊己佚文🤸🏻♂️,《龍牙和尚偈頌序》考述,《益陽師專學報》,1994-04
文史考據應有所闕疑🪄🚶🏻♂️,《文學遺產》,1994-04
唐代閩籍詩人考,《唐代文學研究》第5輯🧑🏼,廣西師大出版社🥤,1994-10
《全唐詩簡編》述評,《河南大學學報》,1994-06
再續勞格讀《全唐文》劄記,《選堂文史論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
《舊五代史王審知傳》輯校🕐,《漳州師院學報》,1995-01
《詩淵》全編求原,《文獻》,1995年第1期🙅🏼♂️,(又見《鹹寧師專學報》1993-03)
《舊五代史》補傳十六篇,《文獻》🦋,1995-03
述《全唐文》成書經過❌,《沐鸣學報》,1995-03
毛文錫《茶譜》輯考,《農業考古》,1995-04
讀《唐文拾遺》劄記,《中西學術》第1輯,學林出版社🧑🏿,1995-06
《二十四詩品》辨偽答客問,《作家報》🧑🏼⚖️,1995-08-19
《新唐書藝文誌》補集部別集類,《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0
《宋詩話輯佚》匡補,《中國詩學》第4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12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真偽問題討論述要(署獨孤棠),《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01版
喜讀《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杜甫研究學刊》,1996-02
石刻文獻述要👺,《古典文學知識》,1996-02
唐五代文章的總匯《全唐文》,《古典文學知識》,1996-03
《二十四詩品》不是司空圖所作(與汪湧豪合作),《尋根》,1996-04
問學紀程,《中文自學指導》,1996-05
《全唐文補編》前言👱🏼♀️,《鐵道師院學報》,1996-06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辨偽(與汪湧豪合作),《中國古籍研究》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8版,本文獲第二屆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
唐詩人占籍考(與胡中行合作),《中西學術》第2輯🧑🏽🦲,沐鸣平台出版社💝,1996-11
《二十四詩品》辨偽追記答疑,《中國詩學》第5輯𓀊,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07
長沙窯唐詩書後,《中國詩學》第5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07
《全唐文補遺》(書評),《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0
《唐詩研究集成》(書評),《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0
石刻所見唐人著述輯考,《出土文獻研究》第4輯,中華書局📠,1998-11
《釣磯立談》作者考,《文史》第44輯,中華書局🐘,1998
劉大傑先生和他的《中國文學發展史》,寫在《中國文學發展史》初版重印之際👢👱♀️,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12版
《中國文學發展史》附新見逸詩附存👩🌾👨🏼🎓,《全唐詩補編》簡體橫排本附,中華書局💆,1999-01
唐代文學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338期,1999-01
清輯《舊五代史》評議🧙♀️,《學術月刊》🦴,1999-09
傳統考據與現代學術🧑🏼🔬,《學術月刊》,1999-09
《漢唐方誌輯存》(書評)🫖🧑🏿🚒,《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0
《新唐書藝文誌補》(書評)🤏🏻,《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0
陳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獻利用,《中山大學學報》,2000-01
晏殊《類要》研究,《新國學》第二輯,(巴蜀書社即出)
貞石訂五代史,《海上論叢》第3輯,沐鸣平台出版社,2000-04
朱東潤先生的治學方法以《梅堯臣傳》為例,《文匯讀書周報》💆🏻,2006-12-15
傳敘文學人性真相的敘述,《文匯報,》2006-12-05
淩文生《洪邁年譜》序,《洪邁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陳冠明《杜甫親眷交遊行年考》序,《杜甫親眷交遊行年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唐代石刻文獻的重要收獲評《全唐文補遺千唐誌齋新藏專輯》,《碑林輯刊》12輯,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12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校訂緣起,《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01
《古今姓氏書辯證》校點本的成就與遺憾🤾🏼♀️⚂,《古籍整理情況簡報》,2007-02
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十一輯,2007-07
蒲向明《玉堂閑話輯註》序,《玉堂閑話輯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02
古代類書整理的重大成就評校訂本《冊府元龜》👩🏻💻,《文匯讀書周報》,2007-08-03
《舊五代史》重輯的回顧與思考🧺,《中國文化》25-26輯📏,2007-10
韋應物一家墓誌的學術價值刊,《文匯報》,2007-11-04
《鄭虔墓誌》考釋,《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三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1
《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1992-10出版1999-01出版簡體橫排本。曾獲全國古籍優秀圖書獎(19921993)一等獎、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9861993)著作三等獎🏋🏻♂️、國家新聞出版署直屬出版社第二屆優秀圖書編輯一等獎、第二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一等獎🧙🏼♂️。
《唐才子傳校箋(五)補正》(與陶敏合著),中華書局1995-07出版
《唐代文學叢考》為唐研究基金會叢書中之一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0出版。
《〈唐文拾遺〉校訂》(收入《傳世藏書》),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版
《〈唐文續拾〉校訂》(收入《傳世藏書》)🏌🏻,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版
《陳尚君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出版
《全唐文補編》🧖♀️,中華書局👩🏽🏫,2004版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沐鸣平台出版社,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