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3點🧑🦱🙅,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宇文所安於光華西主樓2801為我系學生做了一場專題講演“‘三變’柳永與起舞的仁宗”。
講演關註宋詞文本及作者的接受問題,宇文教授認為北宋詞別集編纂具有隨意性🧚、非嚴肅性的特點,因此造成了前期北宋詞文本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其作者歸屬也非常模糊。之後宇文教授即以柳永為例進行個案分析,他將關於柳永生平軼事的筆記材料按照時代先後排列,發現對於柳永的道德評價有一個由好到壞的轉變,柳永的煙花浪子🤾🏿♂️、白衣卿相的形象是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有助於坐實這種形象的詞作逐漸被普遍認為是柳永所作🏄🏼♂️。與此同時👩🦼➡️,仁宗的形象也在發生相似的變化,從一個喜好歌詞的君主變成了不喜歌詞的道德聖王📗。
講演主題鮮明,立意新穎,從接受的角度為探討宋詞文本、詞人形象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具有很強的討論空間,獲得了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與積極回應。講座結束後🧙🏿♂️,許多師生依舊與宇文教授探討相關問題,場面熱烈,有意猶未盡之感。(撰稿 趙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