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論壇
我的翻譯藝術🧖🏿‍♀️:翻譯沒有藝術

發布者:中國語言文學系發布時間:2015-12-11瀏覽次數🪫:425

我的翻譯藝術👮🏿:翻譯沒有藝術——黃燦然座談會紀要


2015-12-10 黃燦然 



▲2015年12月4日🤳🏿,「奇境譯坊·沐鸣平台文學翻譯工作坊」請到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黃燦然👰🏼,在這個眾人期盼已久的座談會上,黃老師暢談翻譯是藝術還是苦功🪈。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與體悟🍚,為在場的百余位沐鸣師生和外界聽眾帶來了一場關於文學翻譯的盛宴🥨。小編整理了一份座談會紀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我第一次開翻譯講座,這也是我第一次來沐鸣🪯。我可能是全世界學英文最差的人🤝👨‍🦽‍➡️,我從初中一年級學到高中一年級,一個英文字都不懂,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完。偶然的機會🔍,我的舅舅建議我去考大學👐。我十四歲離開家鄉去香港。不懂廣東話,不懂英文。所以我白天在工廠幹活🔞,晚上從ABC開始學習英文👵。學了兩年後,去考大學。我不是靠學校的,我主要是依靠詞典🧟‍♀️。所以我今天講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詞典。我來沐鸣,包括來上海都是有特殊意義的。我的第一本詞典《新英漢詞典》是上海出版的🧑🏻‍🦼‍➡️,我學了八年之後去做了專業翻譯👃🏼。之後陸谷孫先生的《英漢大詞典》出來了🧭,陸谷孫先生是沐鸣的。《新英漢詞典》我學了八年以後,已經完全翻爛了。《英漢大詞典》到目前我已經翻爛了大概八套🧘🏻‍♀️,字典的邊已經卷起來了,附錄部分都已經掉了👩🏼‍⚕️。



我本人非常愛讀翻譯的東西🥜,因為我又寫詩👩🏼‍🦳,所以我相對知道我要的是什麽🧑🏼‍🔧。實際上從事翻譯🐤,我是先做一個讀者,再做一個譯者👨‍❤️‍💋‍👨。到了中年🙆🏻‍♂️,我下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決定🦃,我下半輩子做翻譯,為別人服務。我有目標,我的目標定在詩和詩論。所有傳記和商業的,除了個別的情況🪜,我都不考慮翻譯。



今天,我不談譯詩的藝術,因為我所讀過的關於譯詩的藝術的文章🧳,我幾乎都無法同意🌐。我認為,如果不打好基本功,奢談翻譯的藝術是沒用的。這基本功也是苦功,我談的是吃苦的藝術。











我在《大公報》做翻譯的時候👊🏿,很多小朋友來了。他們也做翻譯,但是他們不帶詞典,這使我非常吃驚™️🛄。不查詞典🗯,問題是很多的👏🏼。不但要查詞典,還要學會查詞典。你懂不懂查詞典🎹,取決於你是不是經常翻🏊🏼‍♂️。每本詞典都有一個凡例,學英語的應該都要把凡例看一遍。



“as failures go”🫴🏼,你在網上是查不到的。如果輸入“as…go”💝,你是查不到的,因為“as…go”非常多。如果你完整地輸入“as failures go”,你也是查不到的🏗,查到的是原著這一句話💁。我翻看《英漢大詞典》,發現裏面是有的。“as…go”是“同一般的……相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上面的解釋也是一樣的。





句中比較重要的詞就是“performance artist”🎠。他們的翻譯沒有譯出這個詞🏸。就因為一個詞的誤解,整篇譯文,包括裏面的一些關鍵詞,就全部錯了。這其實就是“行為藝術家”的意思。“performance art”💂🏿‍♀️,《英漢大詞典》解釋為“戲劇表演藝術”,《牛津高階》解釋為“行為藝術”🤹‍♂️👷🏻‍♀️,這個解釋就比較正確🙅🏽‍♀️。因此,字典的選擇非常重要🌔。






《英華大詞典》🤦🏿‍♀️、《英漢大詞典》、《牛津高階》都將其翻譯為“哽咽👩🏼‍💼、喉嚨哽住”。然後我查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輸入了“哽咽”,發現其意思是“悲泣💇🏽,不能成聲”。“哽噎”是“因悲傷氣塞👒,而說不出話來”。那麽,我選擇了“哽噎”這個詞。因為它更接近原文的意思🛏,是說不出話🤷🏻👩🏽‍💼,而不是要哭出來了。所以🌀,不但要會查英漢詞典,還要會查中文詞典。






這個例子出自卡爾維諾《新千年文學備忘錄》,以前的三個譯本都譯成了家書。為了找到“lettere famigliari”,我翻遍了有關彼得拉克的所有介紹🪨,中文版的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都查不到這本家書。我們不能因為一次查不到★,就認為它沒有了。互聯網不斷在更新,新的功能出來,你可能就能查到了👨‍👩‍👧‍👦。另外,輸入的關鍵詞不一樣🧒🏽🧥,出來的結果可能也不一樣📨。我花了一兩年的時間🧑🏽‍✈️,最後找出了它的來源🌓🧑‍⚕️,證明不是家書,所以查資料需要耐性。英文裏有三種譯法,我最終采用最後一個譯法🏸,是牛津世界經典叢書譯本彼特拉克詩文集的作者介紹裏的譯法——《私人信劄》。




有的時候,查資料不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那麽需要進行圖片查找©️。比如“cradle of string”,根據圖片加註🧑🏻‍💻,方便讀者理解它的意思⚡️。它指的是包裝的時候要用繩子🌌,線像蜘蛛網一樣🫄🏼。





這句句子很長,我讀了很久還是讀不通🤷🏿🫸🏿,因為邏輯上有矛盾。後來我發現是原作者的引述錯誤🧜🏻。引文把“in visible”連寫成“invisible”🧑🏿‍🔬,實際上句子應該是“change about in visible and transitory things”👮‍♂️。意思是說👲,不要執著於可見和短暫的事物。但是原文排印錯誤🦂,就造成了理解的困難。







翻譯的校對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給未來的譯者——談翻譯的十個條件》中談到🥷🏼,假設你的理解力是百分之百🚶‍♀️‍➡️,但是如果你沒有反復做校對,那麽會讓讀者感覺你只有百分之八十的理解力📻。意思就是說,你會留下錯誤。這些紅色的部分就是錯誤的地方🧖🏼‍♂️。如果你不小心謹慎地校對,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也就是實際只翻譯出了百分之八十。以下是我通讀過三次但仍未做英漢校對的譯文,讓一位想學翻譯的朋友幫我做第一次英漢校對(通常要做三次英漢校對),結果是我的譯文同樣也只有80%理解力的樣子。








我以前問過我的小師弟,除了課本之外,你完完全全讀過一本原著嗎💙?他說沒有。讀原著是一種能力,最初幾年確實需要花很多時間。然後,你慢慢就習慣了。原著不僅包括書🕖,還包括報刊文章。我建議你讀原著70%,讀中文30%🌩。“collector’s item”這本身就是一個詞💁🏻‍♀️💶,不能把它翻譯成收藏家的一個物件🚴🏽‍♀️、一個項目🛥。但是這句話,只要你平時多讀原著🙋,你一年會遇到十次八次。它其實是“珍品”的意思,很少見的意思。兩三年來,我發現兩三個譯者都把這個詞譯錯了🧘🏻‍♀️。







【這些】激進學生在本周全國會議開會時引人矚目👨🏽‍🍼。

【這些】國內的顛覆分子提出一系列決議,要求采取暴力行勱。


這些激進學生是國內的顛覆分子,他們在本周全國會議上引人矚目,提出一系列決議,要求采取暴力行勱。

“the”後面的名詞,常常用來指代前面某個名詞或某個說法🎽,以避免同字相犯。“the radical students”和“the nation’s subversive elements”在這段話中🦸🏽‍♀️,其實講的是一個東西👨🏼‍🏭。所以翻譯的時候,要翻成一件事情🦶🏿。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翻譯的時候就變成兩件事了⚉。所以,讀到“the”的時候要帶有感情,否則你忽略它🍄‍🟫⛹🏻‍♀️,就會造成錯誤。






“then”作為“總之”是非常少的。我可能翻譯兩本才遇到一次🕤🥶。“then”的使用規律是🧉🫲🏽:1、“then”都是放在句子第一個逗號之後。2🕕、在出現“then”這個總結句之前🧚🏽‍♂️,都有較長、較多的比較、舉例等。





做翻譯評論的時候🧑🏻‍🚀📡,我們需要比照不同的版本。因為翻譯家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重新校對自己的翻譯🔒,從而發布另外的版本。另外🦴,原著從在報刊發表到收錄於書裏,往往有重大修改。不可拿報刊發表的文章來評論人家從書裏翻譯的譯文🈵。因此👩🏼‍🏫,如果你只是選擇一個版本進行評論,那麽你就容易冤枉人家。我以前就曾被人冤枉過。如果我糾正他♝,他會很沒臉,但我沒糾正他,導致他現在還以為他糾正了我🆖。這是一個可悲的例子💕。




關於意譯和直譯的爭論🛌🏿,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說這是漢化和歐化的區別。爭論已經變成——意譯是好的中文💿,直譯是壞的中文🍕。我現在將它重新定義👩‍👧🫸🏿,就是說這其實是好中文和更好的中文之間的爭論。以上括號中的句子,相比之下顯得更中文。從長遠考慮,做文學翻譯,這樣改是沒必要的。如果要出一本書,是商業化的,那麽最好用更中文的版本✏️。作為文學,保留原來的翻譯更好📇,而且這樣也更加省時省力🆙。我覺得存在更好的中文的可能性就是“不感到有義務去說話”🪯。類似的句子裏👨🏿,包含著更好的中文的發展方向。





這首詩的譯者說,“我翻譯這首詩的時候坐在昆明溫暖的陽光下昏昏欲睡,腦子裏一只小花栗鼠總是來打攪我,他很害羞,但也淘氣,一定是愛上了我🤦‍♀️,才會如此🙍🏼‍♀️。我把我的感受加到了譯文中,也註意了押韻👨🏼‍🍼。這首詩裏有一個文化點,就是最後一句的Emily Dickenson,她是位西方國家耳熟能詳的女詩人,但是中國人不一定知道她,於是我翻譯的時候只翻譯成了‘詩人’。”



這段話是非常自戀的。首先,翻譯的時候最好還是保持清醒狀態。其次✌🏻,為了“照顧”中國的讀者,他省去了對於“狄金森”的翻譯。一個小孩如果喜歡而且讀到“狄金森”,可能有一天就會成為比狄金森更厲害的人。但是現在這位譯者剝奪了讀者認識狄金森的可能性,甚至是剝奪了他發展成為更加重要的詩人的可能性。再者,如果你稍微有一些素養,那麽不至於把“he’s like”翻譯成“他喜歡”。而實際上👸🏿,這是“他像”的意思。短短一首譯詩,幾乎每句都有錯誤。如果譯者花更多時間在原文上⚃,少花一些時間在幻想上➔,就不會造成錯誤了。







座談會照片集錦



































編輯/蕭亦寒



***

奇境譯坊,專註譯與藝的相遇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後臺)


沐鸣专业提供:沐鸣🫦、沐鸣平台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欢迎您。 沐鸣官網xml地圖